——地测1081班普通地质学实习侧记
11月24日至27日,我院资源工程系2008级地测专业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全班36人在系部领导和专业教授的带领下,顺利安全圆满的完成实习任务。
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野外实践观察,不断把理论与实践融会在一起。野外地质实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地质现象;学会使用测量仪器,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现场教学活动,是专业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次普通地质野外实习对于资源工程系一年级地测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围绕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实践过程,从而使学生的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为今后的地质工作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普通地质野外实习,给我们配备了两位具有丰富野外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由任教普通地质学皇教授亲自带队,资源工程系副主任钱毅老师陪同,班委会负责全班的纪律与安全工作,实行晚上查房考勤制度,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08年是我院的评估年,全院为评估展开了多项工作,故时间紧任务重,野外实习安排的非常紧凑。第一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水府庙风景区的万罗山,这里是我国华南泥盆系剖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距今4亿年左右的石英砂岩,又有石炭纪的泥灰岩,二者不整合接触、界限清晰明了,特别是泥盆系佘田桥组的地层发育相当完整,远远望去,灰色的地层节理剖面宛如倾斜的书架上摆放的书本,缓坡与陡崖交错,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使人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学们也被奇观的地质现象深深吸引住,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尽管道路崎岖,但是没有一人退却,大家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并操作了第一次实测地质剖面的工作。实测剖面是以后勘探找矿的实习内容,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的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在这次实习中,指导老师让同学们尝试接触这份工作。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字排开,同时展开,前后测手,记录员,分层员,绘图员都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时间在不知不觉溜走,等爬上陡崖,测完第七层岩层,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
回到宾馆,我整理完报告。到房间查看同学们的状况,发现许多人的脚趾都磨破了,看着他们袜子上已经凝固了红红的血迹,心里有一丝感动,祖国的地质工作者需要的不就是这般吃苦耐劳,乐于钻研的精神吗?走出宾馆,此时天空中的晚霞正红。
如果说第一天考验我们的是崎岖的山路,那么第二天应该是长途跋涉了,这一天是观察石炭系岩关阶组的泥灰岩,巨大的断层破碎带形成了公路垭口,两侧断崖高达十多米,形成一个很大的风口,沿着断层面我们仔细找寻断层存在的标志,数亿年前地壳运动的足迹被我们捕捉,千百万年的历史在我们头脑中重现,同学们热情激荡,一股股热流在心中涌动。
实习的最后一站——潭市新月的震旦纪花岗岩地貌区,校车行驶到一个交叉路口停了下来,我们跟着指导老师下了车,沿岩石标准剖面向上追索,淡红色的板岩构成了陡峻的山坡,脚踩上去凹凸不平且易滑动,年轻人尚且要特别注意,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跟头,更何况两位年过40岁的老师呢?尽管他们脚步不如年轻人轻快,但仍坚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给同学们不停的作专业讲解,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野外的工作经验,更感受到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是一笔足以让我们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实践是地质科学认识的源泉,创新的先导。在野外,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地质现象,激发了我们学习地测专业浓厚兴趣,提出了许多与书本不同、与教学不同、甚至与权威不同的新思想、新见解。野外实习是地质工作方法的实践训练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野外实践,才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想,才能培养正确的地球科学思维观。
供稿: 地测1081胡长乐